李志延:我没有闻到覆盆子的香气,我闻到了枸杞的味道

发表于:2011/11/28 15:20:25  |  最后修改于:2011/11/28 15:20:25

来自:会飞的金鱼楼主

如何读懂品酒用词?之前只想着背熟那些大师们侃侃而谈的词汇,无意中在搜索“薄酒莱新酒”的时候搜到一档叫SOULFIRE的网络节目深入浅出,倒也有几分趣味。不过随着接触深入,却越增加了我的困惑。

就是关于品酒的那些用词,我们经常从品酒师的酒评文章里看到他们用这样一些国内很少见的水果、植物来形容某款酒的口味:黑茶藨子、覆盆子、椴树花、洋槐花、香堇等等。在看文章时,一口气读过去,遇到这些“生活经验生僻词”,倒也没有特别在意。但是在听SOULFIRE这个网站的谈话节目,每当两个主持人进入口感品谈的“桥段”时,往往听的我一头雾水。首先什么是黑茶藨子,什么是椴树花……? 除非是植物学的专家,恐怕是一般中国人闻所未闻的吧。不知道SOULFIRE的主持人在报这些词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

尤其是我们男人,本身对花花草草之类的就没什么主观的好感,现在如果再用这些“洋水果”“洋植物”解释某款红酒,岂不是有点“对牛弹琴”了。就拿我来说,连葡萄花的香味都不曾见识。

直到23号,在上海某酒店内举办的品酒会上,巧遇李志延。作为亚洲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获得Master of Wine头衔的女性,她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带着满腔困惑,我只得继续回家求助互联网。无独有偶,原来当天李志延接受了SOULFIRE的独家专访!从她的网站上得知,李大师不仅不认为身理构造对东方人来说是个劣势,反而是我们比身高马大的西方人更有敏锐的嗅觉与洞察力!至于详细秘籍,都在她此次的新书《Mastering Wine》中,不知道SOULFIRE会不会继续跟进她的书评?似乎她也谈到了品酒在中西理解差异。

以我个人的观点,红酒虽然是舶来品,对于喝红酒的中国人,是否有一套符合国情的“气味词典”来替代西式的品酒用词,用我们熟悉的气味--比如中药里的各种药材,其丰富的气味应该是可以拿来用的--表达某款红酒,是不是更有生活乐趣,更有中国式的见解?对我这样的初学者也更容易入门,真正学会品红酒,而不是留于叶公好龙的层面。


我爱红酒 第五级酒庄庄主

回复于:2011/11/28 15:50:48

来自:我爱红酒 1楼

楼主需要买“酒鼻子”训练的!这个是没有投机取巧的!

 

没有扎实的基础,当然闻不出“覆盆子”的味道罗?

 

你说呢?

梦幻蓝色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1/30 15:31:09

来自:梦幻蓝色 2楼

是的呀,很同意上面兄弟的说法,喝酒喝多了的,自然就能够品尝出来的哦

123123ab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1/30 20:06:01

来自:123123ab 3楼

SOULFIRE这个网站还有节目的吧,还真的不知道呀

梦幻欣欣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2/1 12:56:13

来自:梦幻欣欣 4楼

西方人的鼻子就是厉害,长的尖,肯定就很灵敏的

梦幻魔心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2/1 16:32:13

来自:梦幻魔心 5楼

炒作李志延的吧,哎……

现在什么都炒作

可爱无极限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2/2 13:04:44

来自:可爱无极限 6楼

我的鼻子可是木有这么厉害的哦

紫色向日葵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2/2 16:45:26

来自:紫色向日葵 7楼

红酒虽然是舶来品,对于喝红酒的中国人是没有多大的讲究的

 蓝色信息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2/3 12:35:59

来自: 蓝色信息 8楼

品酒师的世界真复杂,我们不懂

我还是我们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2/3 15:25:40

来自:我还是我们 9楼

李志延的书写的怎么样呀……有机会看看

我还是我们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2/3 15:25:41

来自:我还是我们 10楼

李志延的书写的怎么样呀……有机会看看

送繁简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2/4 12:38:20

来自:送繁简 11楼

女人的鼻子好像都比男人的鼻子灵敏的把

见人真多 葡萄农奴

回复于:2011/12/4 19:06:49

来自:见人真多 12楼

品酒写的还不错哦……

支持下



登录后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