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活动的有趣回顾,感谢各位参与者
1月22日衡山路的酩酒坊首秀,主办方提供了8款赤霞珠组织盲品活动,俺受邀主持。新装开业在衡山电影院的玻璃小屋温馨玲珑,平日只容三五酒友围桌小酌的小小酒坊因为大家的到来不免显得有些拥挤,但是酒友们还是准时纷纷到场。前些日连日雨雪,即刚放晴,大家还是能如期而来,作为受邀主持的阿宝觉得特别开心。前来参加活动的分别是窦窦、志强、KevinWu、kevin’s friend、公主猫、小F、土猫、Jefflu,还有一对在沪的美国夫妇。特备感谢感冒仍坚持到场的公主猫;前日饮酒至醉尚未恢复完全的仍然准点到场的小F;以及出差刚回来感冒未愈仍坚守“神灯”的Jefflu!这些都让阿宝感到很欣慰。
8支酒两两分四组进行品评,过程俺就不一一简述了,挑几个俺印象较深的画面记录一下:
第一组两支酒风格迥异,第一支首先嗅的是深色水果的香气以及少许烟熏味,入口单宁还算较为收敛,口感酒体偏重,酸度偏弱,第二支则是明显老世界的皮革味,花果香气很淡,颜色也没有第一支浓郁,边缘颜色还很新鲜,入口单宁略高,酒精度也不低,属于中度酒体,平衡度和回味感觉比第一支较好。这些特点让喜欢波尔多“臭臭风格”的土猫和Jeff同学一致认为第二支出自波尔多左岸较新的酒。最后的结果却令人意外,原来第二支是来自位于意大利皮蒙和托斯卡纳之间的很小的一块Cab产区!年份是07年。全场无一人猜对!呵呵显然大家都对意大利的赤霞珠比较陌生,除了盛名在外的内比奥罗和桑吉奥维斯,很难体会意大利的赤霞珠是啥感觉,且这只意大利的Cab也没有一般意大利酒酸度较高的明显特性。此番最低限度让我们对意大利的赤霞珠有了个感性认识。
第二组的第一支和第三组的第二支属于同一种风格:深紫色泽浓郁,除了黑莓气味外,青椒味、桉树叶味比较浓重,酒体浓郁,口感偏重,香草、奶油的oak后风味较明显,结果没有悬念,几乎大家都猜对了这是智利酒。还有童鞋(好像是Kevin or 小F)甚至品出了第六支酒混配了一定比例的西哈!(真是很厉害耶,看来这次参加活动的童鞋平日没有少喝各类的赤霞珠)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大家都猜对了,但喜欢这两款过于浓郁型的童鞋几乎没有,只有貌似好重口味型的Kevin高举双手表示他很钟情于这类风格的智利酒看来酒如美女,素面朝天型和浓妆艳抹型大家各有所好啊呵呵!
第五支酒的风格用Jeff童鞋的话来说有些妖,闻起来像旧世界,但喝起来又似新世界风格。那种略带刺激的动物皮毛味和左岸的皮革味又有些不一样,后者是开放型的会随时间逐渐散开,前者似乎有些闷闷散不去。口感上橡木味较重,烟熏、泥土味明显,酸度偏低,回味稍显苦涩,用小F和Jeff的话说感觉是属于特意混配陈酿后没有经过澄清过滤处理。结果这是一支来自于波尔多两河之间流域(ENTRE-DEUX-MERS)的赤霞珠(WSET3上有图专门介绍),难怪大家不太熟悉,只有志强童鞋一人用排除法猜对。其实两河流域之间的葡萄酒产量在法国还是不算低的,好歹我们也算体会了一把何谓“两河之间”,呵呵!
最后一轮两只毫无疑问的大家带猜出了第一支是Sonoma的single vineyard,第二支是左岸玛歌村的,看来加州索诺玛和左岸赤霞珠的特色还是较好辨认的,俺就不累述啦!
特别提出的是四轮8支酒公主猫猜对5支,这还是在缺席第一轮两支的情况下。值得表扬俺期待下次还有更好些更有趣些的活动再和大家见面,喝到更好的酒。
我对智利的赤霞珠比较感冒!!有一种我不是很喜欢的味道,用排除法得出的第一轮的第一支并不难,比较汗颜的是把第二支跟最后支判断失误。只能说喝得少......对玛歌和意大利酒还有西班牙美国等酒喝得还太少,还要好好学习......
请登录后再发言
> 话题汇
最新话题:
巴黎米其林日本拉面馆:Kodawari Ramen (Yokochō) (tomcats)
ASPIC, 巴黎的米其林餐厅 (tomcats)
巴黎的 Les Antiquaires, 老古董法国餐厅 (tomcats)
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后的参拜 (tomcats)
2016 Lilian Ladouys, St-Estèphe 不错的佐餐酒 (tomcats)
2012 Chateau Angludet, Margaux 玛歌产区 (tomcats)
意大利起泡酒:Freixenet Prosecco (tomcats)
美国膜拜酒:Sine Qua Non,辛卡侬酒庄 (tomcats)
帕菲三军酒: Esprit de Pavie 2011 (tomc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