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Patrick Javillier
鉴于昨晚大家都对Patrick Javillier的Corton Charlemagne都有很高的评价,那我就来做做关于这个农民的功课。首先说一下,他其实是从Meursault起来的,CC只是他在99年才买进的地。
他的酒庄总体不大,大约9.5ha,藤也不是特别的老。只有一块Grand Cru,也就是Corton Charlemagne,大约0.17(1984年种下),还有两块Meursault 1er Cru,分别是Charmes(0.06,1984)和Serpentieres(0.71,1979)。另外,他的一支两块Meursault村级的混酿(Les Clous/Les Crotots, 0.59, 1959)据说品质很高,甚至超过他自己的Charmes,价格上也和这块Meursault一级名田不相上下。
尽管他的酒在年轻时已经非常引人入胜,但是他坚持认为他的酒更适合陈年后饮用,他坚决反对那些为了增加一级香气而牺牲二级香气的酿造方式。看起来他应该是一个传统的酿造者。事实上,他也的确比较少的搅桶,甚至使用传统的木质压榨设备,他认为传统压榨设备比较容易牺牲一级香气,但对发展二级香气很有好处,而且他也相信,使用传统压榨的酒,相对现代的气压式,比较可以避免过早氧化的问题。少用桶或用旧桶,他的酒在木桶中发酵并储藏12个月后,会再放入水泥槽3到5个月,他觉得混凝土的结构比起不锈钢为疏松,有助于酒与氧气进行轻微的接触。他会进行比较轻微的澄清过滤,然后在采收15-17个月后装瓶。
关于他的Corton Charlemagne的地也可以再说两句,Patrick Javillier的地是在Aloxe-Corton的Les Pougets,紧贴在Le Charlemagne的东边。而Pougets在1936年INAO的重新定级前,应该还是一级田的地位。而这次定级后,Aloxe村的大量一级田变成了特级,而Aloxe也变成了整个金丘一级田最少的村子之一。
素描桑,其实我觉得,这个农民是穷,没钱升级设备,买新桶,所以找了一大堆叽哩哇啦的理由来给自己找台阶下,这种在BY不少的咯。其实吧,传统酿造蛮好的,至少历史经验证明是成功的,因循守旧没啥不好。
多数产区的传统酿法对于高品质的要求中,陈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哪怕刚开始都不能喝,就像以前的BAROLO,有的一二十年以内根本没法入口。现在这种速食社会哪里等得了,何况资金链呀回报率呀压力也很大,所以就牺牲一些东西来求得早早适饮。
P。 Javillier 这几年酒做的很好,大家也很肯定他。而且价格不贵。。。看到他的Meursault,只要你口袋有钱,应该快买下
研究BY白过早氧化问题,刚好也看到这位P. JAVILLIER的观点。
他认为:90年代,许多生产者从传统粗糙的水平榨汁机转换成比较精细的气垫式榨汁机,而且一般来说倾向减少酒暴露在空气中的机会,因此在酿酒上偏向较多还原的风格。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酿酒有更清澈、新鲜的香气和果味。过去的技术有不少缺点,像是篮式榨汁机与水平榨汁机,会让葡萄汁很早便接触空气,但诡异的是,这么做却能够让酒免于日后受氧气破坏,就像小时候接种疫苗,长大后就能抵抗疾病的原理一样。
因此,把白酒氧化的问题归咎于软木塞品质、硫化物不足,以及气垫式榨汁机等问题的Javillier,依然坚守他那老式的水平榨汁机。“虽然会丧失一些原本的香气,不过如此一来,酒才能适度接触氧气。而且,水平榨汁机也让葡萄汁里有更多残渣,进而保护酒液。记得在炙热的1947年,酒的酸度非常低,但白酒陈年表现很好,那是因为没有人把白酒中的残渣去除。这些残渣就像酸的作用一样,避免酒氧化。”
V.Girardin也赞同Javillier的说法。“现代的压榨方式让葡萄汁非常纯粹、干净,但从葡萄皮获取不甜的萃取物是必要的,这样能够保护葡萄酒。”
而COCHE-DURY的Jean-Francois Coche最近就购买了一部水平榨汁机,希望回归传统,取得不那么干净澄澈的葡萄汁。
请登录后再发言
> 情迷勃艮第
最新话题:
关于我组织的2004Meursault天王山活动 (kimi)
一些名酒的年产量(大约数,每年产量不同) (kimi)
【RN74】2012之开场 (素描时光)
2011我的年度喝酒总结(欢迎大家跟帖总结) (kimi)
忽然发现Kimi、Julien进入名人堂了 (donny)
我的生日宴- 2 (kimi)
我的生日宴(鸭总,素总 酒评可以上起来了) (kimi)
鸭总的酒评写的好啊 (donny)
社长,上照片啊,Lafon Meursault Perrieres那次 (0930)
假如你只能买10家酒庄的酒,你希望是...? (kimi)